:“佛罗伦萨的和平正是因为有你在。”
:“里奥,你不会是奉承我吧?”
:“洛伦佐兄弟,我是据实相告,我还没学会奉承。”
:“里奥,除了知道你是先知以外,我更想知道你的血统。两年前,有个巫师告诉我,佛罗伦萨有正宗皇家血统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也就是说,你有耶稣的血脉,您能回答我吗?”
:“我不可以骗你,但是我不能回答你。”
:“里奥。你已经告诉我了。我知道了。”
达芬奇无奈地摇摇头,笑了笑,示意洛伦佐打住这个话题。
:“我还是担心大嗓门。”
:“哥伦布最会讨价还价。洛伦佐兄弟,你晚饭还没吃过吧,注意你的胃!”
:“好吧!你给我做一顿圣餐,我好好享用。”
。。。。。。
附里奥十世简介
利奥十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教皇,在位期间:1513年3月9日—1521年12月1日,是教皇谱系上第219位教皇。相对于人称爱神的亚历山大六世和战神的尤利乌斯二世,他被罗马人称为“智慧之神”。
利奥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幸运,他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洛伦佐·德·梅第奇的儿子,童年时代受过很好的教育,8岁成为大主教。公元一四八八年,当他十四岁时,他的姊姊嫁给了教皇英诺森八世的儿子,他也就在这时候被升为枢机,曾三次参加过教皇选举。第一次意大利战争期间,查理八世南下那不勒斯,萨沃纳罗拉在法军支持下推翻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他借助阿拉贡斐迪南二世军队的力量重新使家族控制佛罗伦萨,成立了托斯卡纳大公国。他让弟弟出任政府首脑,自己躲在幕后控制。三十八岁时被选为教皇。
当他被选为教皇时,还不过是个辅祭,所以连着接受神父和主教的神品,然后才举行教皇的加冕就职典礼。佛罗伦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而他父亲美第奇又不遗余力的推行文艺复兴,利奥从小生长在宫廷里,所以自小就养成了对文艺的爱好,尤其爱好音乐、诗文和戏剧,他对任何学者也都有求必应,凡是给他献诗献文的都能获得金钱的酬报,他身边常带着一个红色的丝绒袋,里面装满了钱币,随时准备分赠给向他有所求的人,因此也有了“太阳王”的名号,而梵蒂冈教廷经常有音乐演奏会,甚至他身边还有乐队,随时待命表演,他是一位“生活的艺术家”,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却不知道如何去应付他所活着的年代,相传说,他被选为教皇后,就曾对他的弟弟说,“天主既然给我教皇的职位,就让我好好地享用它吧”。
利奥十世相当幸运,亚历山大六世所恢复的教皇国,由尤利乌斯二世善加管理和努力扩展,而利奥十世从尤里乌斯的努力下偷取了一部份声誉。他虽然在道德方面从来没有什么玷污,在教皇的任内,他虔诚地完成宗座的职守,但是他在教廷内的私生活,却看不出他有内修的精神。每一年的秋天,他总率领浩浩荡荡的打猎队伍,离开梵蒂冈宫出外去打猎,而那个村庄就可以获得比丰收之年更多的利润。教皇利奥君王一般慷慨,已经流于挥霍,不到两年,前任教皇留下来的积蓄已经花光,他花掉了三代教皇的钱,一是吝啬的前任教皇所留下的财产,二是当时教廷每年固定的收入,三是将来要为他清偿债务的继承者的收入,使得教廷的财务顿时陷入枯竭,他为了继续完成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工程,也就不得不颁布大赦,结果是导致北方有了大变乱,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张贴神学论题,引发出一连串的宗教革命,在尤里乌斯的时代,教会的病势已经很重,但是尚未病入膏肓,到了利奥十世的时候,已经是无药可救了。然而当时的罗马教廷对这个情势并不重视,在欢笑与舞蹈声中,蹒蹒跚跚地走向深渊。利奥十世不仅是耗尽了教廷的财源,而且也失掉了尤里乌斯第二辛苦得来的政治资本,利奥十世一直自称为“和平的教皇”,为了和平他不惜牺牲一切。
法王路易十二在一五一五年去世后,由年仅二十岁、野心勃勃的弗朗索瓦一世继承王位,他立刻采取武力行动,想要夺回路易十二所失掉的米兰公国,一五一六年米兰公国战败,与法国签订《永久和约》。法兰西斯一世占领了米兰,他的下一步就是向南攻取那不勒斯,而教皇国就是他的必经之地。利奥自知不能用武力与他对抗,于是改用外交智慧好能取得法兰西斯的欢心,利奥一方面承认法王在米兰的既得主权,一方面又任命法王为罗马教皇和美第奇家族的保护人,利奥还在当年和法兰西斯一世签订条约,除了很少的修改之外,几乎全照一四三八年法国所公布的《布尔热国是诏令》,把法国境内许多重要城镇神职人员的委任权交给法王,法王也就从此成为法国教会的统治者,这个条约一直到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才失去效力。当然造成了法国教会更走向独立,同时也因为高级神职,像主教、修道院院长是由法王任命,被任命的又多为贵族的子弟,结果,造成了法国的神职界分成高低悬殊的两个派别,彼此之间逐渐发生了妒嫉和误会。不过,从教会的角度来平心而论,1516年所签的条约,也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这话怎么说呢?那就是在宗教革命以后,法国的教会没有如同日尔曼或英格兰一样受到严重打击,还得归功于法国政府有力的措施,这话又怎么说呢?因为法王既然成为法国教会的统治者,就政治立场来说,他是不愿意和罗马断绝关系的。他也不愿意容忍天主教的信仰受到任何改变。到以后的法国亨利四世在即王位之前,原是改革派的新教徒,但他当了法国国王之后,就改信罗马天主教,这可以说是一五一六年的条约逼使他不得不如此,这个条约能够产生如此有利于教会的效果,原不是利奥所能预料得到的,当他与法兰西斯一世签订条约时,他唯一所顾虑的是如何平安无事地维持教皇国的现况和美迪奇家族的利益。
1513年,新教皇利奥十世继位。与朱理二世一样,也聘请名艺术家为他歌功颂德,绘制壁画。利奥十世要求拉斐尔为他的梵蒂冈办公室作壁画。这使拉斐尔穷于应付,后来他不得不招收大量徒弟以为帮手。有些大构图壁画就是由他起草让学生们绘制的。然后再由拉斐尔作些修改与润饰。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拉斐尔的独立构思,但肖像画必须由他亲自去完成。这是拉斐尔在去世前3年完成的一幅杰作。从1518年开始画,至第二年正式完稿。画上的三个形象呈垂直式端坐姿势,但脸部转侧的角度不同。光线是从右边射来,人物的受光范围不一样,从而构成了人物空间的深度感。主要人物是利奥教皇。从教皇身上的猩红色披肩,到桌布的红色与桌上的书本杂物,红色被渐次地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又被背景上那一大片大理石般冰冷的暗影所调和。教皇形象被刻画得较为细致,他手持放大镜,在阅读一本用细密画装饰起来的大手抄本。目光凝滞,两手自然地搁在桌边。据说,利奥十世对人文主义哲学很感兴趣,平时也爱从古典哲学中寻求真谛。教皇那张浮肿的脸,显露出疲惫的精神状态。拉斐尔似乎洞察这一切,以神来之笔把人物对经学与哲学矛盾的痛苦思索的精神刻画得很透彻。据史料所述,拉斐尔对这位教皇一度怀有期望,因而对他表示异常的谦恭。1519年,拉斐尔在致利奥十世教皇的一封长信中曾这样说:“很多教皇有您老人家的这种称号,但是从来不象您那样具备如此伟大的学识、勇气和精神……有许多教皇只知肆意破坏,歪曲古代教堂、雕像、凯旋门等建筑……而您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关怀那些不多的建筑如何得以保全,它们是古代祖国和伟大的意大利的光荣。”从这一段话中,使我们理解拉斐尔之所以敬重这位教皇的原因,是在于期望他能珍惜古代文物,不再像前任那样肆意破坏和掠夺。